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其印花性能,处理后的织物印花颜色加深,鲜艳度增加,防渗化性能明显提高,且不会降低印花色牢度。有文献报道,在空气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氩气后,等离子体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有所增强,这被认为是由于氩气的击穿电位比空气低得多,在相同条件下比空气更容易放电 本试验分别使用空气(以下简称Air)和50%空气/50%氩气(以下称Air/Ar)作为反应气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从物理刻蚀和表面化学组分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对涤纶的表面改性及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试验部分 1.1材料和设备 材料涤纶平纹织物(织物克重为61.4 g/m2,纱线细度为63 D);蓝色纳米颜料墨水(江南大学纳米色素与数字印花研发中心)。
设备ST/RI脉冲常压等离子体改性设备(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喷墨印花机(日本武藤有限公司),Minni thermo一350 Roaches焙烘箱(英国Roaches公司),DSA一100液滴形状分析仪(德国Krtiss有限公司),Union DZ3视频显微镜(日本西努光学仪器有限公司),JSM-5610扫描电镜(日立株式会社),X—Rite Color premier 8400型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X—Rite有限公司),PHI-5000C ESCA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美国PHI公司)。1.2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及喷墨印花工艺 1.2.1常压氩等离子体处理 先对放电室抽真空,然后通入氩气和空气,设定处理参数后开始放电,处理一定时间后停止放电,取出样品 涤纶织物→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喷墨印花→焙烘(120℃×3 min) 1.3性能测试 1.3.1 润湿时间 使用DSA一100液滴形状分析仪,测量去离子水液滴在织物表面完全铺展所需的时间,评价其润湿性能(取织物表面5处,分别测量液滴铺展时间,取平均值)。1.3.2喷墨印花防渗效果
沿喷墨印花边界线的经纬方向,在放大75倍的视频显微镜下拍照,观测未处理和经等离子体处理,以及不同处理条件下印花织物的渗化情况。1.3.3颜色参数测量 采用测色仪CIE—Lab测色系统,于D65光源、10°视场测试织物的K/S值(将织物折叠4层,测量4次,取平均值)。1.3.4表面元素分析 采用PHI 5000C ESCA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经过美国RBD公司升级),分析样品表面各元素的相对含量比例。分析条件为铝/镁靶,高电压14.0 kV,功率250 W,真空度1 X 10 -8Torr。采用美国RBD公司的RBDl47数据采集卡和AugerScan 3.21软件采集样品在0~1 200 eV的全扫描谱(通能为93.9 eV)。 1.3.5扫描电子显微镜 测试条件:加速电压20 kV,电流5 mA。完成等离子体处理后,立即对织物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本文已被浏览 1890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