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苏获自创“麻绣” 将刺绣与油画结合 |
出处: 发布时间:2009-01-09 13:09:26 |
|
从小喜欢绘画的苏获,在历经篮球教练、国家干部、商人等多种身份后,依然钟情湘绣。画家“不安分”的灵魂让他不断对湘绣作各种改革尝试:变湘绣“以刺为主、以画为辅”的“绣画”传统为完全颠倒的“画绣”;变注重针法技艺的刺绣传统为针法无定势,不以针法论高低;变花鸟虫草的传统题材为当代人物肖像、世界名画。与此同时,他还成功地把西方油画与传统湘绣融为一体,创造出以浏阳“夏布”为底、以麻为线的现代“麻绣”。 刺绣与油画结合
    展览厅里,苏获安静地坐在角落打底稿,与周围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也许,他的安静,与他对湘绣“颠覆式”的改革有关。在湘绣的道路上,苏获形影孤单,曾经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油画一直是苏获心头之爱。从事湘绣后,一直把大量精力放在如何结合油画与湘绣之上。油画有很明显的特色:立体感、光感、质感和空间感都很强,色彩鲜?。但油画这些特色,用针线来表现就难度很大。为了更好地表现光线和色彩,一般的丝线只有七八个色阶,苏获就买了坯线染了二三十多个色阶,更多时候他用线来调色,使油画的立体感、空间感、光感和质感在绣品中和谐地融于一体。
    《金鞭溪》是苏获得意之作,绣品上漫过麻石的水流,苏获先绣石头绦红的底子,再加一层淡紫色,将水的透明,石的光滑生动展现。因为他懂得天空的蓝、树的绿反射到石头上,通过水的反光就会变成淡紫色。动静、冷暖、虚实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水光山色的明丽景致便耀眼于丝绸上。绣品完成后,苏获爱不释手。
    筹办展览的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认为,苏获的油画绣品画面准确的透视比例,令人遐想的景深空间,透过层次丰富的色彩塑造的光感物像让人沉醉。那针法缜密细腻、画绣难分的精巧绣艺使人叹为观止。 麻线夏布绣作品  
    在思维、工艺创新的同时,苏获又琢磨著进行湘绣原材料的创新。俗语说“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苏获偏要用“夏布”与麻线结合起来进行刺绣,更亲自跑到浏阳去买“夏布”。同行笑指苏获“异想天开”,连妻子都不支持他。
    “夏布”买回后,苏获才发现要真正实践确实不易。在麻布上打底稿只能画轮廓,而且麻线很粗,刺绣过程中很易伤手,很多绣女都不愿意用麻线刺绣。
    题材也是个问题。苏获觉得,麻的本色,与黑人的体貌较为相近,他决定从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半身肖像开始尝试。为了表现安南的鬈发,他尝试采用以前只用在花蕊上的“打子”针法,让一头鬈发有蓬松而逼真感觉。然后按人物面部骨骼和肌肉的解剖结构,调整针法走向,眼睛、嘴角更是费了许多工夫琢磨如何走针。
    五年构思,一年刺绣,边绣边改,《安南像》终于完成,成为苏获的现代麻绣代表作。麻布上的安南,眼光深邃而安详,嘴角坚毅,坚强的意志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得到了完整的表现。
    拟赴美日港台巡展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制作粗糙或虚高炒作的品种应声而下。然而苏获的绣品逆市而上,今年向他订购的作品比往年多,既有东南亚华人,也有内地收藏家。一幅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奖中获金奖的《爱因斯坦》,一名马来西亚藏家开价一万英镑,苏获仍舍不得出手。
    面对市场的种种诱惑,苏获坚持走精品市场路线。他的“绣花园”,虽然有二十多位心灵手巧的绣工,但每年只能绣作三十幅左右的作品,大部分绣作时间都在四个月以上,其中极品系列的绣作时间普遍超过八个月。
    苏获一直有个宣传中国刺绣的环球之梦,如今他的作品在美国、日本,香港与台湾地区都受欢迎,苏获计划带著自己的绣品先从这几处展开环球之旅。
    “湖南苏获刺绣艺术展”从即日至元月五日,在广州市文德路玉鸣轩艺博城举行。
(本文已被浏览 1714 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