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刺绣走向市场锡伯妇女绣出多彩人生 |
出处: 发布时间:2009-03-06 14:13:53 |
|
锡伯族刺绣品富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针法,但以往妇女们做的绣品仅供家人穿戴、或美化自家的小环境。国家民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实施的“锡伯族旅游和文化产品开发项目”(即《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综合扶贫示范项目》的子项目),使这种传统手工制品走出家庭,成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特色产业。
开发锡伯族绣品,解决了当地568名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元至1万元。同时,吸收了不少男士成为“娘子军”中的新“队员”。
以社区为主导实施项目2月15日下午,记者在纳达齐牛录乡刺绣中心,看到十余名妇女聚在一起飞针绣花。
集中工作与“各自为战”有何不同呢?乡刺绣协会会长孔建华介绍说:“大家一起工作,便于在技术上交流、学习,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还容易从中培养技术骨干,带出更多的徒弟,有利于刺绣品形成规模化生产。”
察布查尔镇刺绣协会副会长韩金瑞认为:“协会成员协商销售价格,可以避免一家一户销售时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
有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想找致富门路,却苦于无启动资金。集中一部分妇女在刺绣协会工作,能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扶持作用;刺绣协会的绣花机、缝纫机等设备,都是用项目资金购置的。
纳达齐牛录乡的农民何玉霞,既是刺绣中心的绣工,也是家庭刺绣作坊的“领班”。她每天在中心以计件制的方式工作,还从中心领一部分活,分给由她进行技术指导的10个绣工去干。这样做,可以使一些因家务拖累,白天不能外出工作的妇女灵活安排刺绣的时间。
何玉霞的这种方式,体现了“协会+家庭作坊”的生产特点。
协会“刺绣中心+家庭作坊”的方式,让绣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而跑订单、搞推销等问题,则由协会的专人负责。同时,政府部门领导也会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刺绣产品的销售。
通过各方努力,锡伯族刺绣品不仅在疆内有了知名度,还在哈萨克斯坦等国打开了市场。
刺绣协会使妇女融入社会
以往许多妇女干完家务,闲下来时就打牌或聊天。何玉霞告诉记者,多年来她全家靠丈夫种地,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由于日子过得拮据,夫妻俩常常闹矛盾;心情不好时也懒得梳理,很少注意“个人形象”。
2007年,何玉霞成为乡刺绣中心成员后,穿起了自己做的缎子绣花衣。而最令她自豪的是在经济上有了话语权:2008年她挣了2万元,自己作主从中留出8000元添置了绣花机、缝纫机,其余的钱安排全家的日常开支,还第一次用自己挣的钱给婆婆买了营养品。
大家一起工作,增进了互助精神。镇上刺绣协会的一名成员,因丈夫病逝而在家里整日以泪洗面。3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轮流去看望、劝解她,最终使她又回到了协会。
项目资金还为大家提供了走出去切磋技艺、开阔眼界的机会。县民宗局局长贺光介绍说:除县里开办各类培训班外,2008年还选派了12名刺绣能手到杭州等地考察、学习。
“娘子军”中“党代表”
按说刺绣是女人的专利,而2008年纳达齐牛录乡刺绣中心却来了袁武明这位“娘子军”中的“党代表”。
根雕、绘画是袁武明的业余爱好。到刺绣中心后,他设计的龙、凤、鸟等图案,为刺绣品增加了许多新花色。
最近,他还打算为协会增加根雕、鸵鸟蛋彩绘等品种,扩大经营规模。
以往农闲,不少男性靠打麻将、喝酒消磨时光。自项目实施后,不少家庭出现了角色互换,丈夫成为妻子的好帮手。有的帮忙纳鞋底,有的成为家庭专职“厨师”。
何玉霞自豪地对记者说:“我每天只管干好自己的刺绣活,一日三餐由丈夫‘承包’。”    
(本文已被浏览 1807 次)
|
|
|
|
|
| | | |
|